国际绿色范例新城倡议:催生改变,共建绿色幸福城市
摘要:演讲者简介了国际绿色范例新城倡议和标准的基本内容,向大家汇报了过去的一年在国际绿色范例新城方面所做的工作,结合时代背景、政策趋势和具体案例对当今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做了一些分析与建议。
当今城市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个是基于碳的绿色化,一个是基于硅的智能化,另一个是基于人的包容性,三者将会高度融合,重塑我们的城市与社区。范例新城的愿景提出“建设安全、可持续性、公平、个性、繁荣、幸福的城市和人居环境”,把幸福作为最高价值,就是顺应和引导这些趋势。通过IGMC倡议,在地方层面贯彻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城市议程》与《巴黎气候协定》,是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十五届国际绿建大会开幕式现场
阳春时节,欣欣向荣。我们相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深圳,出席“第十五届国际绿建大会·国际绿色范例新城论坛”。这也是范例新城倡议大家庭与老朋友的年度聚会。在此,我谨代表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可持续城市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向各位表示热烈欢迎!向绿建大会主办方对本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
▲吕海峰在第十五届国际绿建大会• IGMC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于2011年4月在联合国总部发起了“国际绿色范例新城(简称“范例新城”或“IGMC”)倡议”,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作为一个联合国支持的、创新的绿色低碳城镇发展行动计划,IGMC倡议旨在以IGMC标准作为评估和指导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先进的规划工具,通过提供创新概念、综合策略和方法、认证监测系统和解决方案,包括实施试点项目,结合其它方法,改变我们对城市和人居环境的规划、开发、融资、治理和管理方式,建设人人共享的可持续城市和人居环境,促进中国城市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可持续发展转变,推动在地方层面贯彻《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协定》和《新城市议程》。
《IGMC标准3.0》是评估和指导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先进工具,植根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与新型城镇化规划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一致,其愿景基于6项基本原则:安全、可持续性、公平、个性、繁荣与幸福,通过贯穿“空间规划与开发、基本服务、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这六个维度的18个科学细分的类别予以落实。这18个类别又分别从“定义和目标、策略方法、主要指标、评分系统和最佳范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标准有英文和中文两个版本。
《IGMC标准3.0》是由中外知名专家在总结中外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规律和众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制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文件包括评估认证系统,也吸收融合了国际上生态城市、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等理论与实践的精华,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该标准于2016年10月在厄瓜多尔基多市举行的联合国“人居三”大会上发布。
基于《IGMC标准3.0》,我们开发了IGMC全球在线评估认证系统中英文版,www.igmci.org,利用在线方式开展评估认证,让复杂事情简单化,人人可以使用。
目前已经有加拿大温哥华市、南非开普敦市、中国贵阳市、长沙浏阳经开区、西安经开区、碧桂园、观澜湖、蕾奥规划等20多个国际国内知名城市(园区)与企业加入了IGMC倡议,部分项目列入试点。
▲2016年10月“人居三”期间,《IGMC标准3.0》在厄瓜多尔基多发布,联合国高级官员、市长及知名专家代表出席
接下来我向大家汇报过去的一年在范例新城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基本建设方面,我们圆满完成了继2017年开始的范例新城在线评估认证系统和范例新城概念动画短片的设计制作,并正式上线发布。范例新城动画短片于去年世界城市日在位于曼谷市的联合国会议中心成功首映。大家刚看到的就是这部科普动画短片。该片以IGMC标准3.0为指导,讲述了一位名字叫飒飒、居住在中国南方一个滨海城市的小朋友一家三口的生活故事,通过郊野、中心区、街道、社区、家庭等多样化场景,描绘了呼吸甜美的城市、行云流水的城市、便利宜居的城市以及智慧幸福的城市,勾勒出未来绿色幸福城市的样貌。在线评估认证系统为城市利益相关者评估城市与社区的可持续性提供了便利。
培训教育方面,我们在曼谷联合国会议中心举办的2018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上举行了范例新城培训会,同期举行了范例新城主题论坛。去年11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城市创新论坛上,我做了题为“国际绿色范例新城倡议:促进我国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演讲。
在市场推广方面,去年我们和恒大集团签署了包括范例新城在内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有关各方认可范例新城理念的基础上,蕾奥公司在西安经开区有关项目的招投标中胜出,范例新城标准成功导入经开区汽车小镇控规和城市设计之中,落地实施。接下来蕾奥公司蒋总会和大家重点分享。菲律宾奎松市市长上个月签署承诺函——加入了范例新城倡议。至此,国内外城市(园区)一共达到了13个。今天又将有几家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规划设计企业加盟IGMC倡议,更多的城市与企业今年也将陆续加入范例新城大家庭。
在试点建设方面,我们和浏阳经开区管委会就《试点现状评估报告》和编制《试点可持续行动规划》建议方案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于去年5月底在长沙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原则达成一致,决定尽快实施。第31期全球最佳范例杂志以及由中国社科院主管的、本月即将出版的《中国城市年鉴》也对浏阳经开区试点工作做了报道。
在标准应用推广方面,新的《中国城市年鉴》将全文刊登《范例新城标准3.0》城市版的全部112个指标体系与评分系统,这是该标准在国内国家级权威媒体上首次发布。从2019年起,“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评审中,城市与社区将采用《范例新城标准3.0》体系,这将拓宽IGMC标准的应用范围。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何莲副秘书长接下来会给大家介绍。
下面我想结合时代背景、政策趋势和具体案例对当今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做一些分析与建议,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我们正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恶化、贫富分化的严峻挑战。人们越来越难以忍受垃圾围城、雾霾锁城、污水绕城、汽车堵城、房价炒城的困扰。物种大量消失、冰川日渐融化、北极熊无地自容的困境大多数人不会感同身受,如同温水煮蛙,熟视无睹,但全球日益增加的极端性天气,比如去年的超强台风“山竹”则让人至今心有余悸。当天深圳近2万棵树木被摧毁,家家闭户,困守屋内,任风雨咆哮肆虐,无可奈何。气候变化就在今天,在你我身边。巴黎协定提出的2度目标已经不够,新的目标是1.5度。联合国报告指出,当温升从1.5℃发展到2℃,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可能从量变到质变,在升温2℃的情境下,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退化;若将目标调整为1.5℃,人类将避免大量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与风险。此外,每年倾泻到海洋中的800万吨塑料垃圾,已经出现在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不断断裂的塑料微小颗粒已经进入到海洋生物的身体中,进入到人类的肠胃和排泄物中,细小微粒还会像pm2.5一样进入我们的血液、乃至细胞之中。此症目前仍然无解。
上个月世界环境大会期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6》警告称,地球已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如果不采取紧急且更大力度的行动来保护环境,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将日益受到更严重的威胁。淡水系统中污染物的抗菌素耐药性问题可能在2050年成为人类的主要死因,而内分泌干扰物会影响男性和女性的生育能力以及儿童的神经发育。世界拥有向更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所需的科学、技术和资金,但公众、企业和政治领导人尚未在这些领域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他们仍在坚持一些过时的生产和发展模式。
面对全球危机挑战,国际国内,改变都已经或正在发生。2015年是一个转折点,联合国会员国先后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协定》与《新城市议程》,并在全球范围逐步贯彻落实。欧盟去年11月提出到2050年将实现“碳中和”,同时创造繁荣并提高生活质量。
城市或城市群是人类聚居和生产的主场,也是应对和解决上述顽症的主战场。当今城市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个是基于碳的绿色化,一个是基于硅的智能化,另一个是基于人的包容性,三者将会高度融合,重塑我们的城市与社区。范例新城的愿景提出“建设安全、可持续性、公平、个性、繁荣、幸福的城市和人居环境”,把幸福作为最高价值,就是顺应和引导这些趋势。通过IGMC倡议,在地方层面贯彻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城市议程》与《巴黎气候协定》,是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应有之义。这是范例新城倡议和标准的使命与价值所在。
2017年11月全球25个城市市长在波恩先行承诺:为抗击气候变化,2050年之前将使各自城市实现净零碳。这些城市包括非洲的安卡拉、开普敦,欧洲的巴塞罗那、哥本哈根、巴黎、伦敦,美洲的纽约、波特兰、洛杉矶、温哥华、基多,澳洲的墨尔本等,共覆盖1.5亿人口,其中温哥华与开普敦已经加入范例新城倡议。我们也期待能有中国城市站出来承诺实现净零碳,范例新城愿意提供支持。全球人居环境论坛每年都有一批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与企业参会,其中的佼佼者被授予“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他们的成功经验激励着同行业不断采取行动。
国内来看,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已经从理论上升为五位一体的重大国策,十九大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步步落地成为硬约束,全方位贯彻到生产、生活、生态环保和城乡规划建设中来。因此,我们看到了系列重大变革和趋势: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多规合一;山水林田草海统筹,生态无界;水土气碳全面治理,铁腕治污;绿色经济高速增长,绿色健康生活逐步风行。这既是国际国内大势所趋,环境所迫,也是人心所向,前景所在。去年12月住建部发布了新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大变化就是: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以前设计阶段凭图纸就可以获得绿建认证的做法成为过去。本届绿建大会“升级绿色建筑、助推绿色发展”也指明了“绿而更绿”的趋势。下面我分析三个重要案例:深圳、雄安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下曾宇副总建筑师还将和大家分享北京副中心绿色新理念的实践探索。这几大国家超级战略的规划纲要中都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智慧高效当做主方向,刚性约束,其中不少指标、策略和范例新城完全一致。
去年2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对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效应,和太原、桂林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城市一道,为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深圳将在可持续发展竞赛中再度先行先试,这对于提升深圳城市的环境质量、包容性、竞争力与幸福指数有积极意义。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探索与范例新城倡议推动在地方层面贯彻《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策略完全一致,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雄安新区是首都之翼,千年大计,规划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把绿色低碳放在首位,信息智能紧随其后。38个指标中的中25个都可以在范例新城指标体系中找到,指标值也很接近。规划提出:“要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以水定城,以水定人”,这是生态足迹的概念;“注重街区、邻里空间设计,形成尺度宜人、亲切自然、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这是小街区、社会包容的策略;“终端能源消费全部为清洁能源”,这是净零碳策略;“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分别是15、10、5分钟)生活圈”,这是混合功能、便利宜居的概念;“科学规划路网密度,起步区路网密度达到10-15公里/平方公里,合理设计道路宽度”,这是密路网的策略;“设置适宜骑行、步行的慢行系统,与机动车空间隔离”,这是慢行城市的策略;“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这将让大部分私家车远离城区通勤;“建设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这是绿色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策略;“最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这是零废弃物策略。这些概念策略也都是范例新城大力推崇的,都是以人为本,不是以资为本。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导思想中提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基本原则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一连三个“最”。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把优质生活直接作为战略目标;发展目标中提出:2022年“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强调“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要绿色智慧节能低碳”,明确把“幸福”作为发展目标,这在国内还不多见。还提出“建成智慧城市群”,“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规划第七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很精彩,水土气全面防治,陆海统筹,保障餐桌和人居环境安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要“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力争碳排放早日达峰,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概念开始导入,这在几年前大家想都不敢想;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谁的孩子谁抱走,资源环境的成本将会记入产品成本,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买单。这些都是高质量、绿色幸福湾区的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再也不能重复过去的做法:只片面地关心经济指标与GDP,忽视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土地分区大尺度,绿色低碳当点缀,规划设计不精细或者执行不到位,资源利用低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果仍然沿袭这些做法,项目规划之时就已落后,建成之时就已被抛弃。绿色低碳必须下真功夫,生活质量必须作为城市的主要目标与生产、生态统筹考量,充分运用数字智能技术进行城市与资源管理。世界城市日的理念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可持续发展目标11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包容性”,确保人人获得适当、安全与负担得起的住房和基本服务。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十分关键,规划设计的引领作用也十分突出。联合国人居署前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说过“城市需要能够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政治机构。一旦做到这一点,投资、就业机会创造、市民基本服务质量提升将接踵而来”。看看现在国内的抢人大战,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持续的优质生活和幸福指数,即便是吸引来的人才也迟早会挥手离去。
在我小结之前,我想到一个比喻:未来的绿色城市应像一棵树。树有以下5点优势值得借鉴:
1、光合用能,最妙科技: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简洁高效,源源不断;
2、固碳释氧,环境友好:让生命甜美呼吸,净化空气质量,控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3、资源循环,没有废物:善于合成有机物,循环利用水和养分,生态平衡,生生不息;
4、叶脉网络,均匀互联:多条路径到达一个目标,弹性的城市交通路网模式可以借鉴;
5、包容公平,机会均等:每片叶子都有机会获取资源,真正做到了不落下任何一个个体。
基于此,我写过一首诗名叫“绿城如树”,在此和大家分享: